最近在刷社交平台时,总能看见有人提到“叽哩叽哩”这个名字。第一次看到时我还以为是某个新出的零食品牌,直到点开相关话题才发现——原来这是个让很多年轻人着迷的视频平台。
它究竟从哪儿冒出来的?
根据天眼查2021年的企业注册信息,“叽哩叽哩”的运营主体是上海叽哩科技有限公司。这个乍看像日语谐音的名字,其实是创始团队从用户测试时获得的灵感。早期测试版上线时,有个用户反馈说:“每次刷新页面都叽哩叽哩响,跟开汽水似的”,这个拟声词意外成了平台的代称。
和哔哩哔哩(B站)类似,这个平台最初聚焦在二次元领域。不过根据《2022中国Z世代兴趣消费报告》,他们后来拓展了更多垂类内容:
- 鬼畜专区:用户自制的创意剪辑每天更新800+条
- 知识共享区:考研课程视频平均播放量达20万次
- 小众兴趣圈:涵盖爬宠饲养、手工皮具等200+细分领域
用户都在上面玩什么?
我身边有个00后表弟,他手机里常年开着叽哩叽哩的直播。问他在看什么,他说是在围观某位UP主“养蚂蚁”——没错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蚂蚁饲养实录。这种看似无聊的内容,居然有3万多人在线讨论蚁巢结构。
功能对比 | 叽哩叽哩 | 传统视频平台 |
弹幕互动 | 支持语音弹幕 | 仅文字弹幕 |
视频进度 | 可标记重点片段 | 常规进度条 |
创作者激励 | 打赏直接到账 | 平台分成模式 |
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细节
用过这个平台的朋友都知道,它的搜索栏藏着彩蛋——输入特定关键词会触发特效。比如搜索“宵夜”会出现飘动的烤肉表情,搜索“考试”则弹出励志弹窗。这些小设计让很多用户觉得特别有温度。
审核方面,他们有个挺有意思的机制:用户上传视频后,系统会随机匹配5位其他用户进行“初筛投票”,得票过半数才能进入正式审核流程。这个众包模式既减轻了审核压力,又增强了社区参与感。
用户画像里的秘密
根据极光大数据2023年Q1的报告,平台用户呈现出明显特征:
- 00后占比58%,男女比例4:6
- 日均使用时长127分钟
- 晚10点-凌晨2点是活跃高峰
有意思的是,平台上“学习类”频道的完播率比娱乐内容高出23%。有个考研党朋友告诉我,她专门在这里看“沉浸式自习直播”,看着屏幕里别人认真读书的样子,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懒了。
硬币的两面性
任何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挑战。去年有媒体报道过,部分用户利用语音弹幕功能进行软色情内容传播。虽然平台很快升级了AI识别系统,但这类事件也反映出社区管理的复杂性。
他们的创作者分成机制最近引发过讨论。某位拥有50万粉丝的穿搭博主晒出后台数据:单条爆款视频收获2万打赏,但实际到手只有1.4万元。虽然平台解释是代扣了税费,但具体计算方式还是让很多UP主觉得不够透明。
写到这里,想起上周在地铁上看到的情景:三个中学生凑在一起,手机屏幕上跳跃着叽哩叽哩标志性的绿面。他们时而大笑时而争论,手指快速划过那些飞舞的弹幕——或许这就是新生代们独特的社交方式吧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《地下城与勇士》攻略大全:视频下载、等级提升、PK视频制作及常见问题解答
2025-06-14 01:24:54植物大战僵尸:玩法解析与平台攻略
2025-05-30 13:31:40Epic平台免费赠送《都市天际线》:下载、MOD与活动详解
2025-06-04 12:16:13B站免费视频攻略:解析、技巧与答疑
2025-07-26 04:34:20梦幻西游手游攻略:多玩技巧、热门门派解析及平台推荐
2025-06-24 05:33:41